浏览历史
最近收听
最近阅读

假如这样生活 完结

作者:王践
佛法在世间流布,根本目的是要救度众生,使众生能够得到真实利益。如果脱离了实践,只能给众生一个言辞的说教,或是一个美妙的向往,而不考虑众生能否依教奉行、获得解脱,那样的佛法就成为戏论了。

一、扫除成见

(一)学佛的目的
我们来此世间,应该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导师们告诉我们同一件事:了脱生死,达到圆满的生命境界。如果来此世间做了一百件事,唯独这件事没有做,那等于空来一趟。只知道追求欲望的满足,对自身的存在缺乏理性的审视,不谋求超越,被佛看作是做人的耻辱,斥之为“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
佛教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以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
人生于世,诸苦逼迫,死而转生,生必有死。《无量寿经》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我们在生死苦海中沉浮漂泊,孤苦凄惶,纵然有所作为、有幸福快乐,也难免被无常的铁轮所碾碎,找不到真正能够安身立命的归宿。这对于一个认真对待生命的人来说,无疑是极为可悲的事。
我们能够学佛、念佛,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事情,不管我们最初是以祈求平安和现世利益为目的,还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或者是为了涵养身心,提升人格,甚或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带着批评、审视的目光乃至迷信的思想开始学佛。但是,佛法并不是附属于世俗生活的,更非纸上谈兵。学佛的唯一目的应当是:
了断自己旷劫以来的六道轮回之苦,然后以成佛之身倒驾慈航,引渡茫茫苦海中的芸芸众生。
简单地说就是:学佛成佛,念佛成佛,并使所有的众生皆能学佛成佛,念佛成佛。
学佛的人如果置生死大事于不顾,则是偏离了方向。

(二)学佛并非消极逃世
看破红尘、消极逃世绝非学佛的正途。如果修学佛法要离开大众,逃避现实,或者不问世事,闭目塞听,那都违背了佛陀的初衷。我们的烦恼从内心而起,无时不在,无处不现,无法逃避。
学佛的人认识到世事的虚幻多变,以尊贵的佛法为皈依处,心中有佛的光明照耀,当下就能自在安稳。既能投身到烦烦恼恼的生活当中,同时也能安住于解脱之道。
学佛的人远避声色货利,不似世人心无厌足,这也会令一般人产生想法,认为佛教不适合充满竞争和机遇的现代社会。
实际上,为众生服务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世尊曾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惟入地狱,且常住地狱;不惟常住地狱,且庄严地狱。”地藏菩萨也有“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誓言。这都是佛教“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入世精神的写照。佛弟子遵循佛的教导,以报恩之心无私地为大众服务,以良好的品行带动社会风气。
世人所说的积极进取,不外是名利上的争逐。有谁想到牺牲自我、从事普度众生的工作呢?

(三)任何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在社会上,人们或为生计奔忙,或执一己之见,因而无缘信受佛法。即使那些景仰佛法的人,心中也有很多顾虑。比如:
古来高僧大德苦行苦修才有所成就,我能行吗?
学佛需要清心寡欲,我放不下怎么办?
实际上,佛法是不会对任何人设置障碍的,有能力的人可以学佛,没有能力的人同样可以学佛。有的法门是为那些能够苦行苦修、根机猛利的人设立的,有的法门则是为那些不能精进苦修、摆脱不了世间烦恼的人所设立的。
在八万四千法门(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设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当中,有的难行、艰苦,有的则易行、安乐。
再者,我们并不是先把自己改造好以后再开始学佛。所谓“就路还家”,任何状况都可以作为学佛的起点。
和我们以前相信的任何事情一样,信佛是自然流畅的,不必等待某种特殊机缘,只须多多听闻,多多拜读,多多体会。

二、破疑生信

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
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
疑是离间之毒,是损伤慧命之刀。它使我们无法接触到宽广而高贵的真理。
信是人生益友,是旅途资粮。它能消灭贪欲、骄慢和恐惧,能使人常有在佛前之念,常有被佛拥抱之念,使人感到与佛同在,与佛同行,与佛同住。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变得越来越“精明”,甚至有些神经质,以至于把怀疑本身当作真理。在我们眼里,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没有希望,一切都不能遵循。我们盲目地怀疑一切,好让别人把我们当成有智慧的人。随时指出什么是错的,而不去问什么是对的,而且还不假思索地嘲讽传统的精神理念,否定以善意或平常心所完成的事情。
我们错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当成真理,如果听到陌生的说法,那一定要打个问号。岂不知,人类的认识能力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所观察的范围,在宇宙当中仅是一粒微尘而已。
佛法是万物本具的真实,并非佛所创造,只是佛通过修证将其揭示出来而已。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如法修行去证明它,犹如自然科学中的法则,可以重复验证。
佛说:
我所说法,唯信能入。
什么是信?
信就是相信佛的智慧,而非相信自己的智慧。相信佛所说的话,才能契入佛法。
佛法之宏深,非凡夫智慧所能测度。我们首先要多多听闻,从中获得信心。
对于听闻佛的教法而信心深厚的人来说,喜悦之心自然生起。
入此境地,当不再进入迷惑世界。

三、好的开端

(一)启发自己
学佛是通往觉悟的唯一道路。因此,必须虔诚、恭敬、严谨。
而从另一个侧面看,学佛又像一门艺术,我们应该灵巧地启发自己进入祥和、喜悦的气氛之中。
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初升的红日,潺潺的溪流,浩瀚的天空,静谧的月色,拂面的海风⋯⋯所有一切美好的景色都能在我们心中唤醒另一片天空;我们可以找一些令自己神采飞扬的音乐,用来敞开自己的心胸;我们可以将一些令自己感动的诗偈或教法带在身边,随时提升自己的境界;我们也可以倾听一位法师的开示,或听听神圣的唱诵;我们还可以在房间里点燃一炷香,摆放一束花,供奉一尊佛像或几本经书,简单而庄严。这样,我们的房间就会变得温馨而神圣。我们就像会晤老朋友一样,喜悦而快乐地融入佛法之中。

(二)简单仪轨
佛堂:选择一间净室,于正位摆放佛像,时常礼拜。佛前一杯净水,每日更换。
若无条件,可不设佛堂,暂以佛经代替佛像礼拜即可。
佛像:愿生极乐世界的净土行人,专供阿弥陀佛一佛。朝夕瞻礼阿弥陀佛,表达景仰、归命、亲近、思念、感激之情。
正信的佛弟子,不供奉玉皇大帝、财神等,更不供奉大仙。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六道众生,也需要佛陀的救拔。
佛珠:手持佛珠,称一声或数声佛号,拇指数一粒珠,用以记数,达成相续念佛(也可用计数器记数)。
顶礼:亦称“和南”“头面接足礼”。众生恶业深重,须要顶礼弥陀,祈求垂慈接引。
顶礼之时,五体(两肘、两膝、前额)投地,双手于头的两侧掌心向上接住佛的两足(象征佛的福德和智慧)。
具体步骤如下:
1. 合掌(十指并拢,掌心微空,置于胸前)。
2. 躬身,左掌不动,右掌掌心向下按于拜垫中央,双膝跪下,左掌掌心向下按放左前方,右掌移至右前方,左右掌与肩同宽,额触垫上两掌间。
3. 两掌外翻,掌心向上(接佛足),稍停片刻。
4. 两手曲指内转,仍按于原处。头离拜垫,右掌掌心向下撑于拜垫中央,左掌立胸前,起身,合掌。
5. 重复以上动作。礼拜结束时合掌曲躬,结印问讯(弯腰近九十度,手由合掌放至腹前结弥陀印——两掌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右掌置左掌上,拇指相抵,余四指相叠——回复直立时,两手食指、拇指相抵,举至齐眉,尔后合掌当胸)。
动作宜平和、舒缓。
可以边礼拜边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平时如果未曾留心上述仪轨,单以至诚恭敬心而礼敬、称念,亦无不可。

(三)三皈
成为佛教弟子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
“皈”是归投、归向。“依”是依止、依托。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宝”是稀有难得、尊贵无上之意。
佛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众生的导师、慈父,所以称为宝。
法有让我们离苦得乐、转凡成圣的功能,所以称为宝。
僧有舍家弃欲、奉献佛教的恩德,所以称为宝。

三皈依

三宝 住持三宝 自性三宝
佛 十方一切诸佛 自性之觉
法 佛所讲的经典 自性之正
僧 传持佛法的僧团 自性之净


如同一个人堕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当中,濒临灭顶之灾,忽然发现一艘大船,于是奋力呼喊求救,当即遇救登船,获得新生。
人在世间,烦恼重重,若肯发心皈依三宝,则苦海可出,生死可了。
选择佛教作为终身信仰之后,可以请一位法师主持一个皈依仪式。庄重的仪式能够坚定我们的信心,升华我们的人格。

过去,有一位忉(d`o)利天(第二层天)的天子,天福享尽,七天之后就要死了。昔日的欢乐都离他而去,美丽的天女不再亲近他了,本来熠熠发光的身体现在变得毫无气色,腋下散发出汗臭,污秽不堪。
当他得知自己将要投入猪胎,就躺在地上哀伤流泪。
天主得知此事,指示他诚心皈依三宝,教他口念: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他便照着天主的指示,皈依了三宝。
七天的时限一到,他便死了。
天主很想知道这位天子死后生到何处,就遍观天上地下,但怎么也没发现他的下落,于是只好去请教佛陀。
佛陀告诉他:“你们天人只能看到下面,看不到上面。那位天子由于皈依三宝的缘故,转堕为升,已生在兜率天(第四层天)了。”

(四)五戒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律。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戒

不杀生 不杀害有情众生
不偷盗 不盗取他人财物
不邪淫 不发生违背社会伦理的性关系
不妄语 不妄造虚言、隐瞒事实
不饮酒 不喝酒


众生和我们一样,都珍爱自己的生命。剥夺众生的生存权,无疑是残忍的行为。而且,众生被杀害时要遭受极大的痛苦,其亲眷也会凄然悲恸。根据因果法则,杀生种下身遭痛苦、亲眷悲恸之因,所以当持不杀生戒。
贪取非分之财是可耻的行为。世人谋生不易,一旦失窃,就会遭受损失,生大苦恼。根据因果法则,偷盗种下未来贫贱、身心忧恼之因,所以当持不偷盗戒。
邪淫上逆天理,下乱人伦,自为衣冠禽兽,他人名节破损。根据因果法则,邪淫种下遭人凌辱、家眷不贞之因,所以当持不邪淫戒。
口是心非,欺骗他人,不但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更会使善良的众生受到伤害。根据因果法则,妄语种下口舌不灵、受人弊弃之因,所以当持不妄语戒。
饮酒过量会使人神志不清,不仅失态于人前,更能生起邪念恶行,久而久之,身体受损,恶名流布。根据因果法则,饮酒种下愚痴之因,所以当持不饮酒戒。
世尊之所以告诫我们要以戒为师,正是因为我们五浊恶世众生身常为恶,口常言恶,意常念恶,自己却全然不知,急急趋向恶道,甚为可怜。
戒律可以调伏我们的恶念,增长我们的信心,减少我们的烦恼,使我们厌舍恶行,专心办道,使佛教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受戒要审慎郑重,受戒后要谨守勿犯。如果难以全持五戒,可部分受持。

(五)一门深入
在探索过各种传统行法之后,应选择某一特定法门,千万不要陷入“购物心态”:从一种教法到另一种教法,从一位师父到另一位师父,到处选购,不肯一心一意地修持任何一种法门。这样一来,在继续寻找的同时,寻找本身就成为固执的观念,使自己变成一位修行的观光客,忙得团团转,却没有一点成绩。
专修一种法门并不是要限制我们,而是修行实践的必然要求。虽说门门皆入涅槃城,然而就近入城之时,只能选其一门。我们应以全副身心遵行这种教法,同时以开放、恭敬的态度对待其他一切法门。

鼯鼠学会了五种本领:会飞,会跑,会游泳,会打洞,会爬树。
但它这些本领一样也没学精:会飞,但飞得不高;会跑,但跑得不快;会游泳,但游得不远;会打洞,但打得不深;会爬树,但爬不到树顶。
名义上它学会了五种本领,用起来却一样也不中用。

四、选择教法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对应千差万别的众生根机。有人天法,有小乘法,有大乘法,有自力苦修之法,有佛力救度之法,八万四千法门可谓异彩纷呈。
祖师大德为了使我们更加方便地学习和行持,结合时代因缘和众生根机,特别推崇某些经典和论释,整理出区别于其他法门的纲宗和教判(教相判释,将各种教法分门别类)体系,以突显本宗特色,激励弟子安心起行。在历史长河中,各宗各派经历着各自的兴衰演变,其中生命力比较旺盛的是禅、密、净三宗。
禅宗、密宗等多靠自力在此秽土断惑证真,因此归入圣道门。
净土宗依靠佛力往生(前往净土,获得新生)西方净土成佛,因此又称为净土门。

净宗教判

净土门 易行道,以信愿行、靠他力救度的特别法门
圣道门 难行道,以戒定慧、靠自力修行的通途法门


众生根机的差别,决定了法门的多样性,这也恰好说明佛法严密性的一面。但是,如此众多的法门,要如何选择呢?
选择法门除了必须有经典依据、祖师传承之外,一定要教契时机,即必须要适合自己的根机、程度、环境和时代。修行某种法门,如果没有合乎经教的现实体验,得不到安心之乐,实则是法不契机(契合根机)。
经言:
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
智学证涅槃,愚学增生死。
现代人需要的教法,必须避免教条、排他性和复杂的形而上学,当下就能了解,简单而又深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修持。

(一)时代因缘
在选择法门之前,首先应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自身根机。
1. 时
世尊在诸多经典中预示佛法流传的三个时期: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
正法时期:佛灭度后五百年间,有教,有行,有证。
像法时期:佛灭度五百年后、一千年间,有教,有行,无证。
末法时期: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后、一万年间,有教,无行,无证。
现在已入末法千余年,众生去佛遥远,无真实的修行与证果,所以靠自力修行的圣道门日渐衰微。
2. 处
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本为秽土,又时逢末法、浊世,国土危脆,灾难频生;众生深陷贪瞋痴烦恼之中,身心交瘁。只有少数人踏上精神之路,周遭没有人支持他们的选择。要想净心修习甚不容易,能够用来修持的时间很少,传法的善知识也很难找到,处处都是退转之缘。在此恶世之中,纵然已证菩萨位,若是未至不退转地,也会因一念之差而落入恶业罗网,以至于前功尽废。所以,依自力修行是否能够证得道果,实在是未知之数。
3. 机
末法众生,皆是业障深重、根机下劣之人。经言:释迦本师于娑婆世界人寿百岁时示现成佛,其间众生“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摒(b@ng,除去;放弃)弃,以重业故”,“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悉皆充满娑婆世界”,“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末法众生积习如山,心动如猿,意志薄弱,欲靠自力圆修戒定慧甚难,佛言“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众生天性淳厚,根机猛利,十人修行,九人成道。到了后来,业障逐渐增加,根机逐渐陋劣,在隋唐时代,尚有人仗自力了脱生死,现在已没有了。

(二)圣道难证
圣道即此土入圣之道。根机猛利的众生听闻正法,发起出离六道之心,抛弃自我知见,止息一切欲念,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远离颠倒,严持戒律,断恶修善,努力精进,返妄归真,深入正定,不再做能起染污束缚之业,消灭再生于六道之因,以智慧剑断烦恼根,心自然与真实相应,最终必能摆脱世间法的束缚,证得超越生灭的寂静涅槃。
圣道修行最基本的原则是戒定慧三学:
戒:恪守佛所制定的各种戒律,小罪亦见其可畏而不犯。
定:心的统一。远离爱欲与不善,逐渐趋入心的安定,寂然不动。
慧:了解并遵循四圣谛,观察思惟,证得与真实相应的智慧。
自力修行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经中比喻说:修道的人像一头牛,背负着很重的东西,走在泥沼当中,虽然身体已经很疲倦了,但仍不敢左顾右盼或稍停片刻,一定要不停地努力,等到从沼泽走出之后,才可安心休息。
圣道八万四千法门是佛观机而说的,除了密宗兼以佛力而外,皆仗自力,若有一丝烦恼未断,则生死即不能免。在无量法门的修习过程中,若无明师指点,若无真实持戒,若不熟悉解脱方法,难免迷失、堕落。即使生生不退,也要经过漫长得不可想象的时间方能断惑证真。正如一位尊者所说:“不要有证悟的希望,却要一辈子修行。”这对于鞭策修菩萨行的人下恒久不懈的决心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对普通人而言,却是“佛道悬远,闻者生畏”了。
很多人自身烦恼未断,欲于五浊恶世救助众生。其发心难能可贵,但其想法却是不切实际的。

桃水禅师名闻全国,曾在各地教过无数禅者。在他所主持的禅院里,有些学生因为不能忍受艰辛的课程,往往半途而废,但慕名而来的信徒却越来越多,法席非常兴旺。而这些却非桃水禅师所喜所愿,于是,他辞去了教席,向学生们告别后不知去向。
三年后,一位学生发现他在一座桥下和乞丐们生活在一起。这位学生立即恳求桃水禅师为他开示。
“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在这儿过上两三天的时间,我也许可以教你。”桃水禅师说道。
于是,这名学生扮成乞丐模样,与桃水禅师共度了一天的乞丐生活。
第二天,乞丐群中死了一人。桃水禅师和这名学生于午夜时分将尸体搬到山前埋葬。事毕,仍旧回到桥下的栖身之处。
桃水禅师倒身便睡,但这名学生却始终不能入眠。天亮之后,桃水禅师对他说:“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我们那位死了的同伴还剩一些食物。”
然而,这名学生却一口也吃不下。桃水禅师说:“我曾说过你无法跟我学习的。”学生垂首无语。
桃水禅师挥挥手说:“你走吧!不要再烦我了。”
那名学生只好向桃水禅师拜别,黯然而去。

(三)净土易往
净土法门是世尊无问自说的他力易行之法,以信顺弥陀救度、称念弥陀名号为要。念佛人即使烦恼丝毫未断,只要信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弥陀名号,终将蒙佛接引,往生净土,成就佛道。
念佛往生是净土法门的主旨,也是一代佛教的主旨。净土三经皆说念佛往生之事:《无量寿经》有“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观经》有“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付嘱,《阿弥陀经》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明示。
念佛法门无不可行之时,无不能行之人,因此普应群机,无论上中下根,皆可修学;世尊亲口劝导,十方诸佛证诚护念。末法时代,单靠自力修行,很少有人证得果位,唯依念佛法门,仗阿弥陀佛本愿力往生西方,才可度脱生死。《无量寿经》说:末法万年之后,佛经渐渐流失,释迦牟尼佛哀愍邪恶炽盛的灭法时期众生,特留此经,住世百年。若有众生听闻、拜读了这部经典,“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利根之人修习任一法门皆可得益。钝根之人则宜选修净土门。
世尊应化之时,众生亲闻佛法,自力修行容易成就。佛灭后两千五百年之今日,众生心力微弱,又不能见佛闻法,则应依止他力救度的净土门。
我们也可观察现实状况,依圣道开悟者,如凤毛麟角;依净土往生者,如经中所言:多如疾雨。
生值末法,万不可自恃才高,轻视净土法门,岂不知连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尚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文殊菩萨发愿偈云:
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印光大师开示说:“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如登天,非吾辈具缚(烦恼)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然一生西方,则生死已了,烦恼不生,已与在此地久用功、断烦恼净尽了生死者相同。”
中国的弥陀净土信仰始于西晋。东晋慧远大师(334—416,雁门楼烦人)于庐山东林寺首倡莲社,组成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弥陀信仰教团,对后世净土法门的弘扬产生了巨大影响。
净土宗的创立者,是唐朝善导大师(613—681,唐初临淄人,所著《观经四帖疏》《往生礼赞》《法事赞》《观念法门》《般舟赞》建立了净土宗完备的教义体系)。大师继承龙树(佛灭后七百年生于南天竺,中国大乘八宗共祖)、天亲(佛灭后九百年生于北天竺,所著《往生论》成为净土宗正依祖典)、昙鸾(476—542,北魏雁门人,所著《往生论注》成为中国净土宗的奠基祖典)、道绰(562—645,隋唐汶水人,昙鸾大师的私淑弟子,善导大师的亲教师。分判一代佛法为圣道、净土二门,著《安乐集》专弘净土)的净土他力果教理念,融汇自己净业修持的证悟,集成了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土思想体系,成为净土教义的集大成者。其净土思想具有平民性、超越性的特色,把一度曲高和寡的殿堂佛教普及到社会现实当中,使凡夫众生也能得到人生利益。由净土信仰所衍生的诚信、谦卑、报恩、安贫乐道、向往光明等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安定社会人心发挥了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大师所提倡的“凡夫念佛,往生成佛”的理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信众,以至于当时的长安城出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盛况。
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然,处是娑婆,时是末法,机是愚恶,八万四千法门中,堪应此处、此时、此机的,唯有称名念佛一法。

善导大师(613—681),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俗姓朱,唐初山东临淄人(一说安徽泗州人),十一岁(武德六年,623年)出家,从密州明法师钻研《法华》《维摩》等大乘经典。
十八岁(贞观四年,630年),见西方变相图,叹曰:“何当托质莲台,栖神净土。”
二十岁(贞观六年,632年)受具足戒时,与妙开律师共阅《观经》,喜净业易行,叹曰:“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观门,定超生死!”
二十三岁(贞观九年,635年),入终南山悟真寺,修《观经》十六妙观,亲证三昧,极乐胜相宛在目前。
二十九岁(贞观十五年,641年),慕名到石壁山玄中寺(山西交城)参礼道绰大师,得《观经》奥义。
三十三岁(贞观十九年,645年),道绰大师往生,善导大师返回终南山悟真寺,著五部九卷,主张“本愿称名,凡夫入报”,集净土思想之大成,并于长安实际寺、光明寺、慈恩寺大弘法化。三十余年戒行精严,自奉甚俭,受施净财,用以书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士女奉者无数。又,彩绘净土变相三百多壁,奉敕监造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及奉先寺。受大师教化,修梵行而念佛,日念一万至十万声者,得念佛三昧者,往生净土者,不计其数。《瑞应删传》赞言:“佛法东行,未有禅师之盛德矣!”
六十九岁(永隆二年三月十四,681年),化缘圆满,回归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