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历史
最近收听
最近阅读

女人的理想国 完结

作者:张念

作为张念长达八年的同事,我目击了她的生长过程:以一名资深编辑和小说家的身份,向文化批评家转型,并以女性主义的立场,成为中国女性的理论守护者之一。她蛰居在同济新村的陋室,访问者需要费力爬上六楼,敲开简陋生锈的铁栅门;她独自坐在逼仄的小室里,被大量凌乱的专业图书所环绕,俨然是一名不称职的图书管理员;她收入低下,却经常用上好的普洱茶款待客人,偶尔也展示一下她精湛的厨艺;她点燃的薄荷烟,燃烧在茶与书的缝隙之间,犹如一种细小的信号,向访问者表达沉思的价值。

张念的存在模式,在中国是极其稀有的,它已成为我们用以验证某种信念的范例。在金钱焦虑症笼罩的中国语境里,纯粹的思想、学术和主义都是冗余物,它们是黯淡的,几乎无人问津,仅在换取岗位津贴、职称和稿费时,才会跟日常生活擦出一点稍纵即逝的微光。张念放弃优厚的薪酬,又以亏本价卖掉她在广州祈福小区的房子,义无反顾地奔赴上海学术前线。这种选择违背经济学法则,更触犯女性生存的基本原理,却塑造了一个中国女性主义的“新人”。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标,旨在通过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等路径,探讨男女不平等的本质和起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社会方案。但真正的女性主义,正是中国社会的重大缺环。中国的女性主义,早已被各种官方研究的空话和套话所替代,以“女仆主义”的面貌,成为学术垃圾场的优秀成员。

不仅如此,在一个强悍的男权国家,女人的权利,只能是一种政治口红,在每年3月8日那天,涂抹于国家庆典的嘴唇。居委会、妇联和工会式的“组织关怀”,成为男权统治的蕾丝花边。多年来如雨后春笋的高校女子学院,培养以男权趣味为标准的所谓“淑女”,甚至提出“贞操”口号来满足男权的处女膜崇拜。在中国,几乎所有来自官方、媒体和学界的“尊重女性”叫喊,都可以纳入文化时装秀的范围。

最近十几年来,曾有多个事件足以催动女性主义运动的萌发,如虹影小说《K》的司法判决,木子美的博客遗情,流氓燕裸身舌战男网友,深圳警方将妓女游街示众,等等。但中国女性总是错失在日常生活里展开权利博弈的契机,不仅无法发育成有组织的社会运动,甚至难以形成独立的女性主义批评。而现在,它只能是张念等人零星的学术抗议,静止在都市书斋的深处,等待一个福音时刻的降临。

“不咬人的女性主义”,这是张念给自己第一本文集的命名,此标题向读者传递了张念式女性主义的特征。张念据此分裂了女性主义运动,将其划分为“咬人”和“不咬人”两类。张念试图告诉我们,她拒绝成为“女性沙文主义”的成员,也拒绝将女性主义视为“政治正确”和“受害者政治”的同义语。在日常生活中,张念性情温和、单纯而通透,对来自男性世界的嘲讽,总是给予宽容的一笑。

而在另一方面,张念也坚持认为,人的生理性别及其气质,都是后天符号交流和话语(意识形态)制造的结果;人总是在规训中接受关于性别的定义,由此确认自身的性别身份。我们曾为此多次发生这方面的争论,但此类符号互动理论,已经成为支撑张念信念的坚硬支架。她要从这个立场出发,去展开她的理论清道夫工作。她的活动范围,由过去的文化女性主义,转向政治女性主义。她站在黑格尔政治哲学的门槛上,眺望中国妇女的解放进程,形而上地痛悼她们的命运。张念的学术眼泪,滴落在键盘上,凝结成一部长达25万字的博士论文,聪颖、锐利、宏大,足以向我们证明女性思辨的力量。

本书是张念最近几年来关于政治女性主义的思考凝结物。它们大多发表在吴亮主编的《上海文化》杂志以及相关学术期刊上。越过黑格尔式的谨严框架,她拓展出更为松弛的言说空间。张念在这样的领地自由地絮语,没有时间的边际,仿佛是一种没有对手的独白。张念悲痛地看到,“上帝没有性别,但传说、启示、福音书是有性别的,犹太王、使徒、先知(女先知只在庆贺的场面出现,她们从不预言什么)都是男性。”同时,张念也意识到所有中国女人的实存困境:“与男人的合作关系,就是一个女人成长为母亲的生命史。从嫁到陌生人家的新妇开始,女人的生存技巧在于,熟悉儒家主流文化的道德程序,她只需摁下确认键,就足以保证自身的安全与生存权。”不仅如此,“任何男人与女人,将家庭生活作为生命的全部意义,所有人都躲进私人领域的小空间,我们知道,专制与集权比任何人都喜欢也更享受这样的局面”。这是张念情感的逻辑起点。她形单影只,向需要被质疑的世界进发。

张念的事业注定是孤寂的。在一个由男人宰制的学术场里,女性主义几乎没有生长的缝隙。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窒息性生态。在如此严酷的山谷里,张念的女性主义叙事,究竟会获得多少悦耳的回音呢?据说,在当下中国,女人做学术就是错误,而做女性主义学术,则是错上加错。但我依旧要祝贺张念能够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这是张念的意志,也是孕育中的中国女性运动的信念。从新文化运动到今天,一百年即将流失,而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国女性从未获得真正的解放,它依然在期待某种触及本质的现代性转型。张念及所有女性主义思想者,都将是这场思想—生活革命的先驱。

 

                                                                                                                                                                                                                                                                                                                                                                                     2013年5月28日写于上海梅陇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