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历史
最近收听
最近阅读

燕园困学记 完结

作者:温儒敏

谁都知道,要教好语文,首先语文老师就要多读书。可是很多老师会说,如今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读。这是事实,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很忙。但是否可以想办法挤时间读书?若真的想提升自己素质与业务能力,还是要“充电”,把读书看作“充电”,再忙也不能不读书,那么时间也就会有了。不能等待,别指望等到有一个很悠闲无压力的时段再来读书。时间如同海绵,可以挤出来的,每天少看点微信、电视,用这部分时间来读书,积少成多,就会很可观。

工作和生活越繁忙,压力越大,越烦躁,就越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读书就是建构精神空间的办法之一。如果读书成为习惯,成了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可以增添情趣,提升素质,让生活更充实,更有幸福感,这也可以帮助你对抗压力、减少“职业性倦怠”。

当读书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他的气质风范也会改变,这对教师来说很要紧。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要化育他人,必先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这个“博”可以理解为眼光与气度的开通博大,“雅”就是品位的高雅。教师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风范必定是倾向博雅的,这会在孩子们眼中成为值得崇尚的人,自己也有人生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在当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提倡“博雅”是有现实意义的。而化育自己、导向博雅,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读书。

其实现在很多老师也在读书,可惜往往拘泥于“职业性阅读”,是目标很实际、很功利的阅读。比如明天要上课了,今日备课要赶紧找些材料来读;要应对职称考试或者其他目的,也逼着自己去到处搜罗阅读。我们已经很少自由的个性化的阅读。不是说“职业性阅读”不重要,而是说光有这种阅读,很不够。过于功利性的或者娱乐化的阅读,可能还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教师所需要的“博雅”相悖。所以还是要恢复和增加自由阅读的空间。除了读实用的书、专业的书,应多读点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及其他领域的书,视野拓展了,口味才纯正,也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的所长所爱,让自己重新进入自由的个性化阅读境地。

当前社会文化有粗鄙化的倾向,“文化快餐”的阅读,特别是微信等新媒体信息轰炸式阅读,已经占去我们本来就很少的阅读时间。这些东西快乐且方便,但太过放任投入甚至迷醉,会越来越浮躁。所以读书还是要有毅力的。有些老师不是抱怨培训太多其实收获甚小吗,那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梳理一下,看需要哪方面的进修充电。年轻的老师可能在大学期间就未能好好读书,那么现在可以自己来“回炉”,我看这比许多培训更管事。怎么“回炉”?订个三年或五年读书计划,把大学期间应当读却未能读的书重新读一遍。这时你已经有了工作经历,读起来的感觉和收获会不一样的。

[1]①这是为《小学语文》杂志写的卷首语。

读书要有规划,不能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那种抓到什么读什么的习惯不好。读书计划和书目都要适合自己,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一般而言,给自己设计的书目应当多一些基本的书,包括某些文化经典。经典读起来可能有些隔膜,这很正常,别指望像读流行读物那样的畅快。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需要结合人生的历练去慢慢理解吸收。读经典是一个涵养的过程,是“磨性子”。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这话不只是对学生说的,对我们年轻教师也合适。

经典不只是文学作品,也包括其他方面,阅读面可以开阔一点。这里我要就语文老师的阅读习惯多说几句。

很多语文教师可能出于职业惯性,读一篇作品,立马就去分析主题、意义之类,恰恰没有了“文学感觉”。其实读文学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整体感受很重要,要相信和珍惜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印象,不要急于去分析或寻找什么意义。比如一些经典作品会有一些“定论”,但这不能代替教师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这些进行比较,看是否吻合,并从中引发某些思考。不要“直奔主题”,也不要什么都用某个固定的概念与思维模式去简单“套解”,必须在阅读作品有了自己的艺术感受的基础上去思考分析,把握每篇作品的艺术个性,把思路放开。感受、体验与思考,在不断阅读中不断积累,也不断提升文学素养。现在许多学生的阅读已经被应试教育绑架,当语文老师的要想办法帮学生松绑,可千万别让自己也陷于“标准答案”式的僵化的阅读状态。

最近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社会上对语文教学不满意,30多年前吕叔湘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至今也未有明显好转。但病根是什么?就在读书少,兴趣低。不光学生这样,语文老师也这样。要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还得抓住读书兴趣培养这个“牛鼻子”。语文老师爱读书,当“读书种子”,就抓到了教学改革的“牛鼻子”,学生很自然受老师的影响,他们也会感到读书很美,很有兴趣。这就不愁教不好语文!

                                                                                                                     2016年7月23日于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