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历史
最近收听
最近阅读

我的灵都:一位奥地利学者的北京随笔 完结

作者:(奥)雷立柏

 

公元307年:北京门头沟地区始建嘉福寺,即今天的潭柘寺。

635年:景教传教士阿罗本来长安(西安),开始翻译大秦(东罗马帝国)的文献。

636年:蓟县建寺庙,辽代时于984年重建,名为独乐寺。

938年:辽代在北京地区建立南京幽都府。

960年:来自阿拉伯的筛海在北京地区传教,他在后来的牛街建起清真寺。

1153年:金人取代辽代的南京幽都府并建立自己的中都。

1215年:蒙古人攻克中都,改名为燕京大兴府。

1264年:中都路大兴府于1272年改称大都路汗八里。

1280年:波斯人艾哈万德和布哈拉人阿里在北京牛街去世,有人为他们刻阿拉伯文的墓碑。

1294年:意大利人孟高维诺来北京传教,他曾教一些孩子拉丁语。

1368年:明朝成立,以南京为首都,称北京为北平府。

1421年:明朱棣皇帝决定迁都到北京,而南京称留京。

1591年:利玛窦开始用拉丁语译《四书》,又将世界地名译成汉语(《坤舆万国图》)。

1594年:范礼安在澳门建立修道院,欢迎中国和日本学生学习拉丁语。

1601年:利玛窦来到北京,带来《世界地图》和其他传播知识的著作。

1605年:利玛窦在宣武门获得了一块土地,建立一座小圣堂,即后来的南堂;北京南堂的图书馆成立,即中国最著名的拉丁语图书馆。

1626年:比利时人金尼阁在杭州出版《西儒耳目资》,首次系统地写出汉字的拼音。

1638年:福建人罗文藻去菲律宾学习拉丁语。

1644年:顺治入关,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

1645年:中国第一名赴欧留学生郑玛诺从澳门出发到意大利留学。

1655年:顺治将王府井的一块土地赐予利类思,东堂得以建立,利类思翻译了许多拉丁语文献。

1664年:北京回族官员杨光先攻击西学和天主教。

1681年:沈福宗在罗马、巴黎等地用拉丁语与欧洲学者和贵族人士交谈。

1689年:《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国际条约。

1693年:耶稣会传教士洪若翰用西药治好康熙帝的疟疾,因此皇帝赐了中南海的一块土地,在那里建起了北堂。

1720年:康熙皇帝读樊守义写的《身见录》,即中国人写的第一部欧洲游记。

1723年:马国贤带四位中国学生到意大利学习,几年后在那波里创立他的拉丁语学院。

1750年:郎世宁等外国传教士为乾隆帝扩建圆明园,设计西方风格的宫殿和喷泉。

1784年:北京主教汤士选在澳门创立圣若瑟修道院。

1793年:掌握拉丁语的中国司铎李自标担任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时的译员。

1801年:法国传教士罗广祥在北京去世。

1807年:法国人贺清泰在北京完成《圣经》的翻译;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来中国。

1828年:薛玛窦神父将北京北堂图书馆部分书籍迁到崇礼西湾子,北京的一切天主教堂都被关闭或已经拆除。

1837年:法国传教士秦噶毕在热河地区传教,1844年和古伯察一起到西藏。

1838年:北京的主教毕学源临终时请俄罗斯大司祭魏若明照顾北京的教产。

1839—1841年:鸦片战争的目标是确保英国的商贸权利,结果是几个南方港口成为通商口岸,促进中国的现代化。清廷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向外探索,而日本人借鉴这一事件并准备自己文化的改革。

1840年:林则徐请伯嘉等人翻译关于国际法的文献。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但没有杀害北京百姓;清廷几天后签订《北京条约》,容许北京有外国大使;清廷成立同文馆。北京的天主教教堂重新开始活动。

1864年:丁韪良译的《万国公法》问世,清廷高官董恂作序。

1866年:北京翻译委员会完成《北京语新约译本》。

1867年:英敛之出生在北京。

1869年:法国传教士谭卫道发现熊猫,在北京建立自然博物馆。

1881年:李鸿章在唐山地区建设中国第一条铁路。

1887年:北京西什库教堂建立。

1895年:甲午战争催促清廷的改革;很多中国学生开始去日本留学。

1897年:清廷计划创办京师大学堂。

1898年:梁启超等人的改革努力落空,很多开明人士离开北京。

1900年:义和团围攻使馆区和北堂;五名大臣因主张与西方人“议和”被处死,八国联军入京。

1902年:英敛之在天津创办《大公报》,蔡元培向马相伯学习拉丁语。

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清朝的统治被推翻。

1912年:英敛之在香山创办辅仁社。

1919年:司徒雷登参与创建燕京大学,白话文运动意味着拉丁语思想概念被引入(“德先生”和“赛先生”)。

1925年:钱玄同创立一家期刊,目标是汉语的标准化。

1926年:北京辅仁大学正式成立。

1927年:南京政府规定将北京改为北平。

1933年:汉学家鲍润生来到北京,创办《华裔学志》。

1937年:日本人占领北平(北京),所有的学生被迫学习日本语,但辅仁大学能保持文化教育上的独立性。日本人将北平改回北京。

1938年:陈缘督的画在欧洲展览会上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1943年:英千里因抗日活动而被捕入狱。

1945年:日本人离开北京,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开始。

1946年:山东人田耕莘成为北京总主教,他用拉丁语和外界沟通。

1949年:内战结束,新政府接管很多教育机构;司徒雷登离开中国。

1952年:中国政法大学成立。

1954年:创办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迁北京。

1957年:中国的学者谈论汉字的改革方案,此后中国孩子多用拉丁语字母学习汉字的发音。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负面影响学术生活,一些大学被解散,比如政法大学。

1979年:改革开放的政策给很多北京人学习外语的机会;南堂正式开放。

1985年:北京西什库教堂重新开放,北京教区的修道院重新开放;中国天主教的礼仪在1993年前都用拉丁语,此后改成汉语。

198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谢大任的《拉丁语汉语词典》。

1995年:我来到北京。

201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创立中国拉丁语文化中心。

2011年: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