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历史
最近收听
最近阅读

燕园困学记 完结

作者:温儒敏

苏联雷巴科夫的长篇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篇幅很长,有800多页,但读起来不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读完后有一种沉重感,对历史痛苦反思所带来的沉痛感。

这部小说是反思斯大林时期的,围绕基洛夫被害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肃反与镇压的描写,再现了1932年至1934年苏联动荡的社会生活。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是写莫斯科阿尔巴特街上一群男女青年的命运,他们中许多人被莫须有地打成反革命,被逮捕、判刑、流放。小说描写当时笼罩在暴力阴影之下的社会形态的畸变,那整整一代人精神上遭受的巨大损伤。二是写高层政治生活,特别是斯大林私密的个人生活,他和他的“政敌”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斗争。这条线索更引人瞩目,斯大林实际上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联想到以往许多写斯大林的作品,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解冻”文学,我能感到《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中的斯大林可能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作品没有简单地褒贬斯大林,也不急于用算术的方法去评价其功过,而是把斯大林放到一个多色调、多声部、多灾变的人间世中去描写。斯大林搞个人崇拜、暴力崇拜并不是偶然的,小说所写的那种缺少民主的制度和不人道的社会生活逻辑,其实就是个人迷信的土壤。斯大林身上集中了那个时代复杂的矛盾。不过斯大林登上权力高峰之后,他那种乖张、多疑、粗暴的个性以及他的处世哲学,使他完全成了孤家寡人,他是在极其不正常的政治生活气氛中一步步走向暴力崇拜的。

小说对斯大林思想性格特别是内心的剖析相当细致,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斯大林。

这部小说1987年问世后,在苏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那里的评论家说“等于引爆了一颗文学炸弹”。据说已经印行上百万册。美国一出版商花了10万美元买下英文版的版权。

世界舆论认为这是苏联反思历史的小说中非同凡响的一部,是改革的“公开性”带来的文艺复兴的新成果。

有两种中译本在我国出版,很快销售数万册,是近年来最畅销的外国文学作品。看来这部小说的成功正在于不打历史的哑谜,而是深沉地反思过去当做禁忌的党的历史错误,用形象的生活描写“研究性地再现”斯大林权力崇拜以及官僚化形成的过程。

读这部小说,我不时联想到“文革”,联想到当年那同样不正常的政治生活,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去反思历史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写“文革”题材的作品,但极少涉及政治体制这深层次的反思。许多有关“文革”时期风云人物的传记作品,市场上非常“抢手”,但这些作品大多数仍然停留于“揭老底”“透内幕”的层次,似乎还未见有像《阿尔巴特街的儿女》这样深沉而有气度的大手笔。可能历史还需要再多沉淀一下。

但无论如何,不能“痛定而不思痛”。只有在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与痛苦的反思中,民族的活力才能恢复和迸发。我想,如果大家读过《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一定会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愿我们的文坛也能有反思“文革”的史诗性作品出现。

[1]①本文发表于1989年3月13-14日香港《文汇报》,原题《深沉地反思斯大林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