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历史
最近收听
最近阅读

信心铭之道 完结

作者:广超法师
幻道:一心幻化,幻觉一如

修到此节,意识已入正路,转妙用无住为幻化一如,此时要求知见高高山顶立,心行深深海底行;前者是如来禅的如如无作,后者是祖师禅的觉幻一如。


6.1. 智识无异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第五节的“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是指对佛乘而言,三乘的维护正念是邪路。此节则是指导(超出三乘)佛乘的正路。本句的妄自爱著,并非指爱著世俗的财色名食睡,而是批评已入正路的如来禅者,已知法无异法,却爱将心住于如如无作的觉中。
本句法无异法的法并非指境而是指用心之法,禅师的知见不是转生灭为无生的三乘知见,而是万法唯是一心的佛乘知见。用心之法有智和识二种,即黄檗禅师在《传心法要》里说的智食和识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其中的智食就是随智相行,识食就是随识相行。如此的用心法门是随智相行不随识相行,不也是于异法中取一吗?
法无异法即智和识同是一心所显,心随智相行即妙用心智,心随识相行即妙用心识,用智则觉自心,用识则知万法,二者同是觉性起用,本无真妄之别。即识与智,是心之显现力——识性,与觉知力——觉性,此觉性与识性本一心性而无真妄,不分凡圣人人本具足。
黄檗禅师说的识食是妄生分别。是否与三祖的用心法门有异了?非也!而是不同阶段的用心法门。因为《传心法要》有讲:“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你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即不于识食妄生分别是教导初学者的法门,而自然无妄就是三祖说的法无异法。
在第二节时还未见觉性,不知何谓智,必然是用识寻道。在第三节证悟时空心无念,开始用智不用识,此时不用识是为了无念而令智现前。在第四节为了澄净六识,也是用智不用识,此时不用识是为了澄净识取境的习气。到第五节已经达到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于是开始入尘境,此时用识学习任心性合道。修到本节已完全确定法无异法而用智也用识。即初期修空心无念会造成不爱用识的习惯——常随智相行不随识相行,三祖说这是妄自爱著,至于任性合道的修道者就不应该偏向随智相行不依识相行。那么,本节开示如何一心妙用入尘境,三祖提出将心用心,岂非大错,就是指既然已知智和识法无异法,即二者本一心,何必还妄自爱著智相——将心用心偏智相。
修到此节,因用智和用识的心法不同而分为祖师禅和如来禅。如来禅的用心方法是不改造任何心境,虽然心不随境去——用识但不随识,但觉心性如如不动——随智相行。即其心虽不恶六尘,却爱住在一如的觉中,三祖说爱住在觉中就是妄自爱著,错在将心用心偏向智这一边,不随识相皆因识相不如如,岂非大错?即如来禅修到此时虽不迷幻却离幻住觉,虽不偏向三乘的恶六尘,却偏离了祖师禅的觉幻无二。即祖师禅一开始就确定识幻与智觉皆是一心妙用——是一心性本智自在现起识用!识幻与智觉皆具智慧,此事人人皆与佛无异(幻觉一心),即心即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在《信心铭》里没有明确提出如来禅与祖师禅。在《传心法要》里提到:“夫学道者,先须屏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著;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离生禅想。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二法。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此文所说的如来禅是因离而生禅想,是离幻识的禅法;从上祖师即祖师禅是指心是佛,是幻识本觉的宗门禅法。沩仰宗认为如来禅与祖师禅的用心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入幻识,其典故是香严听瓦片击竹声而开悟,呈偈“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予沩山,沩山大喜。仰山曰:还须勘过。仰山往香严处勘之,仰山禅师问香严:师弟近日见处如何?香严曰:某甲卒说不得,乃有偈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无卓锥之地,今年锥也无。仰山:汝只得如来禅,未得祖师禅。香严说的贫就是无念,无卓锥之地就是听瓦片击竹声时心空,仰山批未是贫、始是贫、无卓锥之地的三个见地都是如来禅的离幻识而用心在智。香严听了接着说: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山回报沩山:闲师弟会祖师禅了。香严的瞬目视伊就是在展示祖师禅的识与智皆一心妙用。其实,瞬目视伊这一机就是经论常说的实相——是迷是悟皆唯一心所现。凡夫却觉得身内有心、身外有世界等种种法。虽然凡夫不知唯心实相,却依然在唯心实相里瞬目视伊。依佛乘说:万法本具(智慧即)觉性——法是自心觉自心之显现,即心先觉自家的显现,六识才能于显现中取相。会瞬目视伊就是当下见自心赫然显现妙用——唯自心无外法,如此妙用不是离幻住觉,而是即幻即觉。因此如来禅是离幻住觉而如如无作,祖师禅是幻觉即觉而纵横无碍。



6.2. 寂乱无二

三乘圣者、如来禅、祖师禅,此三者在觉悟后在用智和用识上有何差别?一者,阿罗汉为了在识境里不再造业,于是修八正道而心厌离识境,正念正知寂灭心性而用智不随识。二者,未破烦恼障的菩萨虽然信解识和智同一心体,却觉得轮回是苦而落入三乘恶六尘的习性,在识境里修六度,觉悟缘起性空而不随识。三者,如来禅则是不随幻识而用智;四者,祖师禅是识与智皆一心妙用而用识不异用智。五者,已破烦恼障的菩萨(八地以上)开始入佛乘,为破所知障而幻化入种种佛土,觉本智如如显现——随智,幻识化种种境界——随识,如此用识不异用智。前三者都认为心应该时时保持如如不动——不随识,后二者是妙用识和智而让心随识境去。那么,参禅人修到第五节不恶六尘之后的心法是放心让即幻即觉的妙心自在随境去。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前一句的将心用心是批判如如不动不用识,此处三祖进一步批评修到此时会好寂静恶动乱,即三乘与如来禅迷生寂乱——心迷而执寂静的智相舍动乱的识相,而祖师禅则悟无好恶——空觉中无寂乱可得。一切二边的边不是边见,而是指心的寂边和乱边,即心在行为上舍乱偏寂。良由斟酌的斟酌是指不用识者的心总是期望空心如如不动,即保持身口意随智慧行——尽力住在清净觉中,于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把本来无二的觉性分成好寂、恶乱二边。祖师禅认为身口意是寂是乱与道毫不相干,何苦斟酌随智慧行而勿使惹尘埃呢!有人会说:不随智慧行会再度失宗旨呀!而且还会做错事而堕落呢!答:未破本参才会觉得觉性会失去,已破本参则确定觉性不曾丢失,不过是意识再度喧宾夺主而已。
至于做错事而堕落怎么办?其实那是心执取识相者才有的问题,三乘处理识相必然是以离苦得乐为正见。如来禅修到此时已能不取识相,于苦乐已无好恶,如果心还斟酌而安住于如如不动,那就依然是在取舍二边了。
佛乘在此阶段所指的斟酌是随正智不随乱识。如来禅总爱正智而安住于如如不动的清净心境,以为此为自在解脱。然而,清净心境也只是心幻化的某个境界罢了。至于祖师禅则不斟酌地让识心随境去,在此举个例:圆悟克勤禅师向(临济宗杨岐派)的五祖法演禅师参学时,有一次法演交代:“即使大树妨碍厨房的修建,也不能砍去。”负责管寺务的克勤还是将大树砍了,五祖法演一怒之下,举着拄杖追打克勤。克勤在东逃西躲中,忽然醒悟:“这不正是临济宗的手法吗?”于是神色自若,站立不动,伸手接住拄杖说:“老贼,我认得你了。”五祖法演大笑而去。法演禅师举着拄杖(生气的)追打克勤即法演得大自在——放心让心时时随识境去,而克勤是半途才觉醒临济宗的手法——以棒喝接引学人。其实,此事之前克勤原已开悟了,只是偏向用智,于是未识法演一怒随识境去,是自在随识的显示禅法。最后,圆悟的神色自若站立不动还是如如无作的习气,不如法演大笑更逍遥无为。然而,禅宗以外的修道人则会认为法演的怒和笑都是心不安的表现,而且打人是要负因果的,法演是否有斟酌一下,先看下一颂文再说。



6.3. 放下迷悟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三乘皆说迷者见乱、悟者见寂,为何三祖说迷生寂乱?原来这里是指已悟者用智迷寂,不是凡夫的用识迷乱。未悟的凡夫不知寂就无法迷寂,已悟寂者才知乱识和寂智,只有他们才有随不随识的问题。至于佛乘则认为空寂境和惑乱境同是梦幻空花,所以何劳把捉不随识。
此处的“得失是非,一时放却”,不是世俗利益上的得失是非,也不是出家人对亲情财物的一时放却,而是已见法无异法者对识相的寂乱、得失、是非,必须一时放却,坦然放心地随境生心而自在入一切境。一时放却的祖师禅见寂境、乱境同是梦幻空花,空花不曾染污自心的本具觉性,任心自在示现一切境而无须把捉。所以法演怒打克勤时,只见心自在示现空花境而不曾斟酌善恶。然而,并非知见上认为染净无二而不斟酌,而是入一切境都见觉性朗朗,无一法能染污另一法,六祖称此为般若三昧① 。
关于一时放却,仰山禅师说:“佛与众生一时放却,当处解脱。”学员问:“作么生(如何)得相应去?”师云:“善恶不思自见佛性。”学员问识心随境如何和觉性相应,这正是妄自爱著觉性的心态,才会求心和觉性相应。仰山说佛与众生一时放却,即不见有迷悟(佛即智、众生即迷)可得而放心随识境去,善恶不思自见佛性,这真是疑杀天下修道人。这也是修道者的第四个疑:随识相动念的心怎能与智相相应?此人依然是妄自爱著智相而不愿随识相去。不过,不随识相虽有爱执却是修到法无异法的基础修法。
有人会说:应该斟酌一下是非对错,身口意应随智慧行,不然即使觉悟者也会造恶业受苦!修祖师禅者答:那是在庸人自扰!一时放却寂智与乱识而任运无住的觉悟者,怎会像凡夫那样为苦乐而烦恼?比如可真禅师并不计较是痛苦而死还是端坐而死。此处举南泉斩猫来说明祖师禅的任运无住:南泉座下东西两堂的僧人为一只猫争论道理,正好让他看见,南泉便对大家说:“说得出道理就不斩它。”大家无言以对,于是南泉就斩了猫。南泉禅师知梦幻空花而全无造作。然而讲道理者坚持杀猫是错的。可是对于不迷于梦幻空花者而言,一切道理都是意识妄见的梦幻概念。后来赵州和尚从外面回来,南泉(借机考验他)把经过说给他听,赵州听了,脱下鞋子放在头上就走了出去。南泉说:“刚才若你在场,猫儿就得救了。”赵州已觉悟心性本觉不曾染污(见法有染污是妄见)。头顶鞋子表示为猫争理是本末倒置;走了出去是放下救不救猫的妄想——都是梦幻空花。其实,该救的是争对错的染污心——即心执取死是错、活是对(世人皆认为死是不好的)。那么,南泉斩猫之意是远离心性本无染、离言、无争,不该依猫立理(救猫善、杀猫恶)而忘失本心。最后南泉说:“刚才若你在场,猫儿就得救了。”是南泉也想救猫吗?呵呵!当初不杀便是,何必问大众?其实南泉杀的是大家无言以对的心——求是非而忘失本心,在妄自爱著、梦幻空花里舍本心、求邪道。
下文与《信心铭》无关,只是我为了应付爱讲道理者而胡言乱语。即猫的“死错活对”本非正理,事实上一切有情都是以其他生命(有机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且佛法的生死道理是:“生是识缘聚,死是识缘散。迷时妄见识相有生死,悟时唯见识性本无生。”生者因生而须再死一次,死者因死而重获新生。执生死实有者觉得死错活对,其实,应该为生必须死而悲哀,为死能重生而庆幸。死是为了舍弃老病而重获无病之身,再生是心为了体验更丰富的显现,最终心经验富足并智慧觉悟圆满。任何生死道理都是二见——妄见有我有生死而妄立道理。生死对证悟者而言,只自心显现如空中云,无一法是某个云——即无云生、亦无云灭;若见有一物是云则见生灭。那么,心的显现本无是非道理,南泉斩猫就是如此放下死活之是非,显示无碍的平等觉性。然而,迷道理者会否定南泉斩猫而问:斩猫不受业果吗?答案是:心是法主,法随心现。在南泉所见皆平等觉,一切法皆自心的智慧显现而坦然用心自在。至于迷者则见万法中有我受业果而趋乐离苦,在概念里创造自他的业因业果。

 ①《六祖坛经》: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



6.4. 梦觉一如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有人会疑:任心入识境会犯错呀!三祖说入识境时:眼若不睡,诸梦自除。眼即慧眼,梦即生死梦幻,三祖的意思是:迷生死者如在睡梦中,意识分别梦幻万法千差万别;悟无生者如梦醒,意的无分别慧见万法唯一心。即心生异见则见法界是万法,心若不异(无分别慧)则见法界唯是一心性,于一心中只见万法一如。到此时,意识修无戏论无分别智从妙用自在转为无用不动,意识不再喧宾夺主则意自然清净平等了。
禅师还睡觉吗?修平常心的禅师当然吃睡,只是不挑食而吃,无挂虑而睡。举例说明:有源律师来见南岳怀让禅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有参禅者认为睡觉时无正念不好,于是产生第五个疑:睡时心不觉怎么办?关于此事在《大毗婆沙论》提到,问:何等补特伽罗有梦。答:异生、圣者皆得有梦,圣者中从预流果乃至阿罗汉独觉亦皆有梦,唯除世尊。所以者何?梦似颠倒,佛于一切颠倒习气皆已断尽,故无有梦;如于觉时,心心所法无颠倒转,睡时亦尔。问:佛亦有睡眠耶?答:有。云何知然?契经说故。如契经说:诸离系子来至佛所,作是问言:乔答摩尊有睡眠不?世尊告曰:祠火,当知我极热时,为解食闷亦暂睡眠。彼复白佛:世有一类沙门梵志作如是言‘有睡眠者即是愚痴。’乔答摩尊将无是事?世尊告曰:若有诸漏、杂染、后有、生老病死苦果未断、未遍知而睡眠者,可名愚痴。佛于诸漏、杂染、后有、生老病死苦果已断、已遍知故,虽有睡眠不名愚痴。然诸睡眠略有二种:一染污,二不染污。诸染污者,佛及独觉阿罗汉等已断遍知。不染污者,为调身故乃至诸佛亦现在前,况余不起,故知诸佛亦有睡眠。然而大众部认为佛有睡眠但无梦,即佛的睡觉不是一般的睡眠,而是睡眠时六识休息,但是清净意仍在觉知自心光明。佛也教比丘睡觉前,修光明想以灭昏眠。佛与罗汉都睡觉,只是睡觉时心不染污,佛睡时无梦,罗汉睡时有梦① ,但是睡梦中无染污心。至于睡时无正念怎么办?其实正念是心所生法,佛睡时意识虽不生而无念,但是意觉知自心光明。那么,修行人睡觉时心不能保持觉知是否是荒废生命?其实睡觉时的无心,正好让身心恢复,让身体自我调整而隔天才能更好地用功。
三祖以眼若不睡来比喻修禅者活在当下不离本觉之心,以诸梦自除来比喻心性本觉的用心自在,此时只见心心不异万法一如,不见有凡圣、迷悟等差别。而凡夫则是诸梦未除,不知是自心幻梦而随梦转,并且于梦幻中见有真实的凡圣是非、生死断常等异法。参禅到此时,如来禅认为用智不用识是全醒,用识不随识是半醒,半醒就如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但依然还是在梦中而未全醒;如来禅犹如在梦中知道做梦,其意识在梦幻空花中保持心心无异,静观梦幻空花而不随梦转——用识但不随识,见万法一如只是梦中觉梦却未梦醒。祖师禅则认为醒与梦唯是一心不二,即使梦幻也无妨醒心而放心随梦去,即梦幻不离一心法界,随不随意识皆一心,如此而见万法一如。
说到心若不异——前后一心,此处主要是指第六意识。其中阇摩他(止)的一心是于同一境里定心不异,毗婆舍那(观)的一心是于不同境上择法不异;而此处的不异,是任何时候意识都确定唯是一心而无一法可得,因为意识心已明白觉性与显现唯一空觉。禅修者透重关修到万法一如时,其意识一时放梦幻空花中的得失是非而诸梦自除。到此时修禅者只见万法一如而(意识)心心不异,则发现有个时时一心(思量)现前觉照,此觉照心怎么抹也抹不掉,即意觉醒了开始不随意识转了。其实是意识(分别的心)发现意(思量① 的心)是抹不掉的。一旦意觉醒,意识就无法喧宾夺主了。即意知道意识已不住识相,意识也知道意觉醒了,二者同是觉性的无二显现——即觉即显。
其实,任何宗派的修行法门都必须经历心心不异,即意识空荡荡而意如如不动。此时修道人在平时做事时会发现同时存在两个心,即如如不动的心和会动的心,不动的心(意)在看着做事的那个会动的心(意识),而且觉得会动的心幻生幻灭,不动的心常照常觉。此时三乘修行者会认取不动的才是主而会动的是客。
默照禅的心心不异正如宏智禅师说:“一切诸法,皆是心地上的妄想缘影,一切的现象、形相,都是心的产物。心是万法的本体,也是解脱的枢纽,你但只管放,教心地一切皆空,一切皆尽,个是本来时节。”这样的一时放却是默照自心不理外境,正如他所说:“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妄想缘影放空到一切皆尽正是如来禅的用心法门,其实,默照禅是教门的内观法门,如此反照空心的确可以觉悟(此即《圆觉经》中说的单修奢摩他证入涅槃)。如此是教心放空达到解脱,不是六祖所强调的智慧:“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开始就见到念念本是般若行,正是祖师禅的用心法门。换句话说,如来禅是时时斟酌空心现前以达到烦恼皆尽,祖师禅是心无斟酌而只见幻觉一如本无可尽。


本节要点:幻用自在


本节是逐步透重关——锻炼六识自在,自在有无念自在、知见自在、所作自在、醒眠自在,最后妙用六识自在,才能进入下一节出牢关。透重关要点如下:
无念自在,觉智识无异,心无所依而用心自在。
知见自在,觉寂乱无二,不再斟酌迷时的知见。
所作自在,迷悟皆放下,正行逆行于觉性本无作。
醒眠自在,幻觉皆一如,与醒眠皆觉性所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