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历史
最近收听
最近阅读

信心铭之道 完结

作者:广超法师
如道:法界自照,无不包容

上一节的忘觉性归法性属于断烦恼障;此节从虚明自照开始,扩展觉性成为庄严境界,只见虚空法界本无作显现而无不包容,此时开始顿超所知障修佛智。



8.1. 性光自照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① ,不劳心力。
狐疑净尽出牢关后,正信调直的无分别智见全体唯识本来非心非境无一物,此时一切觉都放下——一切不留。在此之前留什么?见觉性时留宗旨、体觉性时留无二、任觉性时留妙用、用觉性时留一如、忘觉性时留直心,到如今,意不再执取自家所作,即一切有为法皆不留,而无为法——自心本无相,无相则无可记忆。大乘认为是无为法成就有为法的显现,即无为的如来藏转为有为的八识而见万法;佛乘则认为是自心(藏识)本具智慧(略称本智或本觉① )能知自心,而心知自心就是心见自家法界,即自心知自心所现法界。然而,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知道心所现相。简单分有三种角度:
一、心离相见自心(意不取藏识回归无为智相),则见自心唯是一心,一心则无(识与智)二相——唯一心智显,此智显无二无为而无平等相。
二、心取相见心相(意取藏识成有为识相),则见诸识聚成的藏识,一切法皆识相而无外境。此时意觉知识心和识境是一体识变,所以见到诸识皆平等相。
三、心取境见诸法(意识取六根境成迷惑知见),则妄见根尘识互相缘生缘灭,即六根把识相(识心和识境皆是识)分离为二——内心与外境,然后意识妄见身外有境、身内有心。此时见到的心境是不平等相。
那么,意识完全放下对根尘识的妄见后,则意会进入一如体玄的三昧中,如此心境归一的三昧只是识相寂静(平等)的一角。在兀尔忘缘,万法齐观时则出三昧,此时见到识相的同时也见到万法——心与法皆平等归一的一体识变。修到一切不留则是意的平等觉也不留,唯一心智显而无诸识相,则无可记忆。
虚明的明是指心光,心光明照而相现,不是心光之外另有“相现”被心光照见,而是相现就是心光的本身。“虚明”的虚是指心光无相空无一物,即相现本是心光,而心光所现之相本来非相(是六识执取其为相),所以说心光虚明。那么,虚明自照是自家心光(又称心性光明)明现本地风光,所以不劳心力去照耀。万法一如只是觉悟心境皆唯识显现之平等相,虚明自照是觉悟法界唯自心光照。
说到心光,小乘说一切显现是业力因缘,心清净者见到的清净业力就是心光。南传佛教小部经典记载:“戒是诸护岸,亦使心光明。”其论典大义释提到“(烦恼之)暗独坐除,彼具光者光照者”,还有提到觉悟时“见有黄金之光辉”,在《无碍解道》中提到“眼是法、智是法、慧是法、明是法、光明是法,此五法是法无碍解之所缘,而且是行境。此之所缘是行境,此行境是此之所缘。是故,诸法之智乃称为法无碍解。”即南传佛教承认心光是诸法之智,只是迷时心光被不净的业识所染污。大乘认为即使迷时的业识,其本性还是一空智,而业相是心光现的虚境,所以觉悟此空智即是见心光。佛种种善巧说此智——心光,对无明者称心光为明;对执心者说是唯识的显现;对执境者说心光是名色因缘;对觉悟者说心光即空智虚明自照;而与佛智同行者只见法界大光明。虽然心光是诸法本具之智,然而,凡夫却迷惑心光而见有身心世界。修行人见心光时,会执取心光以为是智慧,其实,见到心光只是当时的心极清净罢了。不过因为心光也是心解脱时的境界——无碍解之所缘,所以智慧回光返照空心时必见心光。
祖师禅的虚明自照不是指离六根识境的法性光明,而是觉悟当下的六根所触就是一心光明显现——智显。对此,临济禅师开示说:“尔要与祖佛不别,但莫外求。尔一念心上清净光,是尔屋里法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分别光,是尔屋里报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尔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尔即今目前听法的人。”即目前听法的人正在光明中显现法、报、化三身,“听法的人”就是本具的觉性,听法也是心性光明的显现。又说:“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心既无,随处解脱。”按临济禅师的说法,化身即心性无差别光所显现,化身的六根见万法,原本是心法(即心光所现法)无形通贯十方。本是一精明——藏识,分为六和合——分化为六识,若一心既无——不执取藏识为一心,则六识随处解脱。

 ①宋朝的《景德传灯录》是虚明自照,到了明朝被改为虚明自然。

 ①本智依根本与后起而立本智,本觉依觉与不觉而立本觉。



8.2. 真如法界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凡夫一向习惯用心境对立的方式分别一切,因此只能思维心境所知的如幻识相,却无法思维寂灭实相,所以说非思量处,识情难测。此心性本空的光明与法界如如的显现本无二相,即真如法界无他无自;然而,“意”思量此心性光明则唯是一心平等觉,六识个别观之则幻化成缤纷万象。此法界清净光明一如,智照圆满周遍不二,即诸佛最清净法界身。心光明中无一法可称为心性光明——真如本空无自;智光周遍而无一法可得——法界一心无他。就如盐水的水和盐融合不分彼此,诸法法性无自他地一体不可分割。真如法界光明一如是何等境界?法界无相,非六识范畴,所以无法以意识所知来描述一心光明法界。若强要描述,就是意发现心性光明自照即一心真如显现法界,即意的自照和藏识的光显本是一体真如法性。
举例说明,犹如电影的银幕只是显现光影,并无一物在动。若真见银幕上只是光影显现,必明了光影中无一物可得;若见光影中有物在动,则妄见光影有真实境相。其中银幕喻真如,光影喻显现,灯光喻觉性,见物喻迷者(即六识)。迷者不知是银幕(真如)显现身心世界(光影),于显现中执取身心世界是真实。觉者知灯光照见银幕(真如)虚明显现,虚明本是光非物非自非他,即真如虚明自照而现法界虚明。
然而,光影有两类,即变幻的光影和不变的单光无影。那么,不同智慧所见真如的法界显现也会不同,凡夫是妄见光影为真实而不见灯光,即执取六识则见真如法界中有外境的生死轮回;阿罗汉所见是单光无影,即灭六识而见真如法界是寂灭境,可那只是显现的一方面——偏空的寂灭无境;菩萨乐幻诸识而见由心幻出光影,知自心不动、光影非真,最终于幻识中见诸佛圆满境界,并能确定非幻的真如法界(其实诸佛所见庄严圆满的真如法界,也包含前面有情的所见境界);禅师虚明自照所见是自心光影与真如法界不异犹如水盐交融,见生死、涅槃与佛果皆是心光自照而无自无他,即凡夫的三界、罗汉的寂灭及诸佛的圆满境界皆是智显,唯是一心而无胜劣。综上所述,世人见梦是虚、醒是实;三乘见迷是幻、悟则空;佛境界则庄严圆满;禅师见一切境界皆本智平等显现而无胜劣。关于此事,黄檗禅师曾如此说:“纵使三祗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原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故如来云: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可见禅师不是轻视庄严佛果,而是觉悟庄严佛果与三界惑乱同是无二的真如法界。



8.3. 当下不二

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若要快速虚明自照真如法界,就是直指真心不二,所以三祖说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一切道理都是二见,二见确立了有无、生灭、心境、三时、善恶、是非、自他、生死、轮涅、凡圣、贪嗔痴等知见。二见者执著真有生死来去、真有贪嗔痴、真有灭妄识的涅槃、真有真如不动的法界,于是无法直接虚明自照。真正直接的虚明自照者,要有如此气慨——在听闻惟言不二当下,立即承担自己不改造习气就与诸佛同一觉性——不二皆同,从此再不求佛觅法。至于《信心铭》的前七节是从空心反照、观察心境本无二性、觉悟识相智相平等,之后才觉悟虚明自照,如此已经落入次第了,并非急相应的直指人心,即心即佛。
在《六祖坛经》中记载,法海初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原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六祖开示即心即佛以及“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用即言语当下,言下用本无生——惟言不二,法海一听闻即言下急相应而承担不二皆同——就在我心(的种种习性)用此习性时本来无生,当下即心即佛。
然而,不二皆同不是知见上不二,而是在惟言不二当下觉悟一心遍含法界无不包容,在“惟言”当下见即心、即佛、即一心、即遍法界。换句话说,禅师的觉悟不是离开世间进入清净境,而是生死与无生本无二,皆包容在一心法界中。如此觉悟者在生活中必定处处包容——宽恕别人的缺点,永远不会怪他人对不起自己,反而是时时协助众生觉悟,其生命责任即诸佛之大事因缘——令有缘者入佛知见,开示众生自心同是一佛心。
急相应契入者,是在一闻法当下就能(顿超者不必经历前六节之次第)直接虚明自照承担即心即佛,自心与佛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可以如此说:无不包容的觉悟超越了“自性本无一物”的觉悟,所承担的自心即佛是见到一切皆佛心不二的圆满显现。六祖在觉悟本来无一物时,只是见心性不动而空无一物,无物的觉悟无法做到无不包容。觉悟本来无一物者犹如明白银幕的光影无物,而觉悟无不包容者不但见银幕的光影无物,还见到心性(胶卷)能生法界万法(光影),即不只见真如空无一物,还见真如本性具足法界万法——心性常现万法却如如不动,如此才真见本智真如与显现万法不二皆同。此时禅师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切皆是本智真如显现,顿超十地——即使十地菩萨的觉悟也是不过如此,于是以平常心安然平等看待一切,不取不舍一切无求地去过平淡生活。却又不同于凡夫的那种生活,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禅师念念确定自心与佛同行,起心动念时如如幻出而入一切境界,因为此时已不存在谁是境界、谁是内心了。
在《六祖坛经》里记载,惠能发表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后:“五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即还未得到印证)。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即六祖于闻法当下大悟(不再有疑、不再求法)而包容一切——自性能生万法,即一切皆是自心智慧的显现,一切皆是如此的圆满。然而,在前一天他才发表“本来无一物”呢。这就是五祖要令六祖急相应而传六祖最需要的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直指佛心。至于一般禅师悟道的过程是无念、无相、无住,无住之后还必须生心,悟生心与无生不二,最后才无不包容。五祖更在六祖识自本心无不包容之后称他为丈夫、天人师、佛。既然惠明能在六祖下开悟,可见五祖门下有不少人能开悟,只是五祖要传衣钵给一位像六祖那样言下急相应确定即心即佛的智慧佛。



8.4. 智者一念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
人间菩萨只是一方智者,唯有佛才堪称十方智者。此宗即佛之知见,以真如法界唯是一佛心为宗。皆入此宗是指诸佛皆入一心法界,入法界时只见“真如法界无他无自、法界一心无不包容”。入法界即入佛乘,依《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三车中的牛车是菩萨乘,而一乘是大白牛车——佛乘,此经开示佛之知见——众生与佛不二,只因众生“不自信作佛”,所以才“分别说三乘”。
从三乘证入佛乘需要多长时间?三祖说:宗非促延,一念万年,即所宗的真如法界,非思量处,识情难测——非六识的时空境界,所以宗非促延——入法界则时空相灭。凡夫所妄见的万年境界,在大菩萨的境界里只是一念而已。其实,真如法界中的一念与万年无非是心的显现,而凡夫因迷失于念起而妄见有时间相,一念与万年无非是分别心的执取——此处境界的一念在凡夫境界里已是万年了,并且执取心、佛、众生、一念、万年为实有。
无不包容的一念万年又是怎样的境界?此事只能用比喻来说明,比如听一曲音乐无法一念听完,必须念念相续听到曲终,看一幅画则有两种方式,可以一眼看完,或各处仔细观摩。以上都是识相的情景。在智相里一念与万年无法分割而含摄对方,这犹如演奏一曲音乐,奏第一个音符时,演奏者就已经知道整首曲子了。自心演奏万法也是如此,一旦知道某一世的任何一个识法,全体藏识也随之现起了,即不必经历时间中的前后过程。所以一念万年不是南柯一梦的一念就经历万年,而是短暂的一念与久远的万年本来互相交融而不可分割,即在万年里可见一念,一念里也可见万年,原因是本无一念也无万年,只因被念所转而陷入到一念无法知万年的观念中。



本节要点:包容法界

本节是开示觉性无相自空超越思量,修道是性空无作的显现——随顺觉性而无修的如道;即觉性虚明自照本无一法可修——不必观修所以不劳心力,只见真如显现为无不包容、无自无他的不二法界。要点如下:
平等觉的觉知也要放下,即一切不留。
心性光明虚明自照,见真如法界无自无他。
于惟言不二当下,照见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最终体验到一念万年的情景——真如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