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历史
最近收听
最近阅读

信心铭之道 完结

作者:广超法师
至道:全体圣心,觉遍十方

此节是觉性扩展到佛境界,只见自心周遍虚空法界,十方世界唯一心现,心法无异,见眼前即心即佛。日常生活就是随机化身事业,报身也只是随缘感现的空花佛事。



9.1. 忘绝境界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觉悟真如法界的显现本非外相,法是心光自显之法故无在不在——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而心是万法皆一心法界故十方目前——非目前(即心内)亦非十方(即心外)。只是迷者把“心光自显”分别成内心外境,进一步于境取相而认为有法存在,见心境分离才有所谓在与不在。即使修到涅槃寂静也只是清净心所现罢了。至于十方目前非在与不在,是因十方时空境界无非一心更无他法,在《传心法要》里黄檗禅师以“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来形容无在不在、十方目前的(心境)无二境界。凡夫误认识相为内心外境,才会认为有法在心外被知,或内心有法在知外。
若修行境界达到心外无法无不包容,则智慧和佛无异,所以祖师们互称为佛——智慧佛① (不是因果上圆满成就有相佛果)。智慧佛之心不住于某时、某法、某境界,于是所知境便扩大,渐渐觉遍一方境界,乃至觉遍十方境界,其实并非心知遥远之事物,而是心觉遍自家心识。如此的感知不靠眼见耳闻,而是感知诸识本互知的觉知——觉性遍知,可是凡夫却觉得此人是在此处感知他处的事物。当心扩大到周遍十方(本质是智显),就能见到极小物的影响力广大周遍法界——同大,万物并非局限于极小处(此物处),而是此物本是唯识现——是识非物,其识性周遍诸识皆能感知此(非小之)物。那么,万物皆心现,若探究物之极小者最终归回无形的心,如此的心知不依某个境界知,三祖称之为忘绝境界。由于忘绝境界的心不依某个境界见物,不依某心识见人,更不依自心知法,于是鬼神莫测。此事在经典里曾说到过:佛在世间若不动世间思维,一切鬼神都不知佛的心意。
忘绝境界的智慧佛,见自己的身心在何处?《华严经》云:“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智慧佛正是如此,示现身心随缘作佛事时,全无留下踪迹。关于此事有个南泉禅师的典故:师(即南泉禅师)因至庄所,庄主预备迎奉。师曰:“老僧居常出入,不与人知,何得排办如此?”庄主曰:“昨夜土地报道,和尚今日来。”师曰:“王老师(南泉自称)修行无力,被鬼神觑见。”侍者便问:“和尚既是善知识,为什么被鬼神觑见?”师曰:“土地前更下一分饭。”即对南泉禅师而言,身心只是自心随缘示现,所以对自心而言,并非南泉在那个身心里;然而,鬼神认为南泉就在那个身心里。众生也是一样见自心显现,本是随缘示现,无在不在,却因执取心境而见自己在身体里生死。那么,侍者问为什么被鬼神觑见?南泉批侍者见解如同土地神——以身心相来找南泉,不知南泉这位智慧佛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所以南泉给侍者更下一分饭。
在《景德传灯录》里有记载,西域的大耳三藏的他心通无法测知慧忠国师的心念。有些禅师示现身口意行为,其心思却全无踪迹——心不住身、身不住心,于是鬼神无法感知此禅师的存在。原来万物都具有磁场能量,鬼神是靠你的心所发出的能量来感知你的存在,而心思全无踪迹的禅师已经不再发射这类能量,所以鬼神也就无从知道他的存在了。《景德传灯录》记载:仰山问沩山:“如何是真佛住处?”沩山回答:“以思无思之妙智,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原,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仰山闻言大悟,自此执侍十五年之久。即真佛如如不动,有相的示现乃化佛。



9.2. 不见边表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上一段描述佛心是忘绝境界之心,此段描述佛境是不见边表之法界。若从凡夫境界来理解佛境界,极大的佛世界里能见极小物,极小的毛孔里也能见极大的佛世界,所以说极大同小,不见边表。然而,佛见自心如虚空般圆满示现周遍法界,法界万法与心本无边表可言,不是极大的法界含极小的一心,亦非极小的一心含极大的法界,而是(极大之)法界即(小至无形的)一心,所以不见一心法界之边表。《圆觉经》说:“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觉者如虚空不是觉者空掉了,而是本无觉者可得。那么对觉者(智慧佛)而言,极大的法界与极小的心是无二的一心法界,并非心外别有法界可得,亦非法界内别有心可得。觉遍十方界即一心觉遍法界,心与万法不可分割,所谓见色即见心,见心即见色,即(物之)法性本非心非物,(心之)觉性亦非心非物,因为法性本具觉性。
说到有无,老子的《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说的有无属于二见,无名即空劫无心无物、天地即成劫诸法浑浊、有名即有了分别心,分别诸法各有边表所以见万物,所以分别心才是万物之母。然而,道家说空劫时有无名的道,此道即是佛家所说的一心法界。凡夫认为心外有法存在,见有物存在此空间,必觉得此物所在的空间不在了,即见有即是见无——物在则空间不在(此时无此空可容物);反之,见无即是见有——物不在则空间在(此时有此空可容物)。即凡夫境界是见物则不见虚空,见虚空则不见物。在智慧佛看来,心是忘绝境界,法本不见边表;本无边表的万法显现源自空心的虚明自照——有即是无,空心的虚明自照造就万法显现——无即是有。按教理说:觉照诸相本空觉——有即是无,空觉自照现诸相——无即是有。



9.3. 圆满周遍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此时此智慧佛已觉悟到觉性周遍,触目皆道,不必劳心守护,只见幻化非生的识相非生死、真如非灭的智相非寂静。若不如是——触目皆圆满大道,而是余道,则必不须守,因为其余道是不平等、不圆满的差别相,一切差别相必定是生灭法,劳心守护的生灭法终会灭去,所以说:若不如是触目皆圆满大道,则必不须守(无常的余道)。
修行人常守护正念。而正念是念念生灭之法,况且,若有一法可守,此法就是生死相续的因。三祖说触目皆大道,何必守(正念、觉性的)余道。有人问黄檗禅师:如何得不落阶级?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万人,只得三个五个。”修到此时已证悟大道无可修可守,如此证悟者确实凤毛麟角,所以说此门中千万人,只得三个五个,只是如来禅钝根故次第证悟,祖师禅利根故直接证悟。
一旦触目皆道,则所见一切心境皆是至道——非生非灭、皆不离圆满觉性,所以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心真如,而真如常现法界一切法;“一切”即心所显现万法,而万法皆一真如法界。从一切——万法的角度来看,是诸法本具觉性成就了诸法互觉互摄的缘起,因此心、佛、众生本性互相含摄而三无差别;从一——真如的角度来看,是一心真如法界的忘绝境界。所以永嘉禅师说:“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此即经中说:“诸佛是法界身,常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禅宗称此觉悟为自我承担,即承担心(性)与佛齐——即心即佛,而身(相)不必与佛齐——不必即身成佛;因为佛示现无量身(天、人、兽等等身),庄严佛身时只是佛随缘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示现之一相。正因如此,在五祖眼中,凡身的六祖是天人师、佛。换句话说,在一个触目皆道的证悟者的眼中,诸佛在我身边与我共事;在触目情仇的众生的眼里,诸佛在西天,眼前都是众生,更甚者觉得眼前没几个好人(因为唯有我最好)。



9.4. 非去来今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三祖说但能如是,如是是指圆悟如来无上知见,即心与佛齐的觉悟者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凡夫所见的生死流转相,本无一法可留住,凡夫何尝不知此事,然而其贪爱心还是希望所爱能留住。比如亲友死了伤感死者何去何从?其实就是希望留住生命,若生命会留住,则婴儿永远是婴儿,岂不是更苦吗?死后求生净土、上天堂,无非是愿我灭后再生,却忘了没有永生的净土。智者不求留住,比如阿罗汉不愿再生而证悟无生,但是,阿罗汉所证无生是灭后无生。然而,心性本不生不无生,是因迷者见有生,为彼而说悟无生。至于达到忘绝境界的祖师则见万法无边表、非有非无、无此无彼,因此祖师不求转秽为净,因为本无净、秽可得。若觉悟自心、佛心、众生心皆无边表,则知自心含摄一切佛心、众生心。无边表则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无生死边无涅槃边,所以说但能如是,何虑不毕。至于求涅槃、求净土者,皆因未觉悟一即一切(互相含摄而无二体)而见有边表­(见各自独立的自己、佛及众生)­。
人类以六根觉知世间万法,之后以语言累积知识,知识越丰富则越会分别道理,于是落入世俗道理的圈套,更以为只有通过辩证正邪法相才能获得正理。其实,正理是分别心依二见建立的,即语言中的一切真理一概不出二见。而真如法界所显现的诸法本无真假、善恶等相,即一切法性互相周遍含摄而无边表可言——言语道断,所以唯有跳出语言的圈套才能觉悟真相。
真相本不见边表——非空间相、非去来今——非时间相。那么,契入佛心后所见法界显现,本无心境对立而无法以心境来描述,所以说觉悟此佛心时言语道断,在契入的那一刻,所见真如法界的显现本非时空——非去来今,即发现不是觉悟那一刻才觉悟,而是自心本来不曾迷。
非去来今的祖师内心是何情景?就是前面黄檗禅师说的:“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从此以后,这位禅师念念活在当下,恢复本天然的心性,于一切坦然接受;即苦不拒、乐不迎,因为当下无非是自心喜悦大乐显现的忘绝境界,此人不见有魔军佛事之磨练境界,也不见有水月道场之成佛境界,忘绝境界才是祖师禅的终极觉悟。为何说忘绝境界是自心喜悦大乐显现呢?原来忘绝境界是忘绝我们对时间、空间、万物是实有的迷惑妄想,此人只见万法如梦般随自心的意愿而显现,只要自心想要知道某事,即刻就可以显现,不受再时间与空间所限制,即过去事里可以看见未来,未来里可以改变过去,因为本非去来今。时间与空间是迷惑自心的错觉,禅师忘绝时空境界的错觉之后,进一步发现原来是随心穿梭于自心所显的时间与空间。对迷时而言这就是自心喜悦大乐显现神通,对忘绝的心而言,只见心一向都是如此非去来今、非此非彼的显现一切境界,只是迷者(六识)执取显现为某时某处为真实而无法忘绝。
至于已觉悟到第八节无不包容但未达到忘绝境界的觉悟者,由于对境界未忘绝而对众生起大悲心,此时已知一切六度万行境界皆是空花水月道场,一切苦乐忧喜皆是镜里魔军佛事。这位菩萨虽知苦乐忧喜自性不住,当下自解脱,但因未忘绝而有大悲心可得,所以会朝向度化众生而最终成佛去;到了成佛时才说: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祖师禅而言,成佛与成众生唯是一心,更无第二法是佛是众生。所以黄檗禅师说:“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此时,禅师不会像菩萨那样入三昧游诸佛净土,不拒自心所现一切苦乐境;而是即心即佛自在平等示现,诸佛净土与苦乐境皆是如梦如幻的显现,如梦醒人不会执着贪爱梦中任何殊胜事。
一切苦乐、善恶皆是不二平等,对一般人而言是难信之法,会疑为何受苦受乐不二?为何佛与凡夫不二?必须再次为这样的疑者啰嗦一次:觉悟与迷惑同是自心觉自心的不可思议的庄严显现——心觉心现;其中觉为心性,现为心相,而“意”乐观心性的觉性是一心,六识乐观心相的现性见六尘。至于六识因苦乐受所生起的忧悲喜乐等种种习气,不过是六识在探索自心显现的过程中,心回应显现渐渐纯熟而演化成习惯性——业习;业习由曾经经历过的各种境界而推动心进一步创造、演变,而令心的显现更丰富,而演变过程中的善恶行为皆是自心智慧创造,最终显现圆满庄严的佛果。而对自心而言,佛果与凡夫不二皆同;即在演变过程中,不过是意识执我在迷惑受苦乐而生忧喜,执我修道而后悟无我。然而,对本具觉性而言,众生的心性不曾迷失,依然是一心无我的如如显现。
如若听闻祖师说佛果与凡夫不二皆同,立即信解我心与佛心不二、去来今之心不二,此即对本具觉性的自心信心不二,才可能依《信心铭》迅速入道。最后觉悟不二之自心——不二信心,只见一切显现是心光自照无自无他① 即真如法界,此时的信心转为言语道断、非去来今的不二信之心。信心不二是相信种种心皆不二;不二信心是此心已成不二信之心。换句话说,《信心铭》是从信心不二起信,修到不二信心之唯一妙心。
按照全篇偈颂来看,《信心铭》里的觉悟有几个阶段,即第三节归根得旨开始入初关、万法无咎时破本参,第四节齐含万象时开始透重关、第七节狐疑净尽时出牢关,第八节虚明自照时开始超越所知障,和本节的入佛地境界。而第四到第七节修透重关则是无修之修,锻炼心性与生活习气打成一片。有人把透重关这段期间的数次见地提升称为小悟。而大悟三次一般是指的万法无咎的破本参、狐疑净尽的出牢关,和忘绝境界的末后一着。我啰嗦至此,希望读者能从《信心铭》的道次第,明了禅宗祖师接引的手法虽然无次第,但是学员修道时的心路过程还是有道次第可循的。